驸马妖娆:盛宠皇太女 第213章 变卖家当

小说:驸马妖娆:盛宠皇太女 作者:湘紫 更新时间:2022-03-11 08:55:15 源网站:新笔趣阁
  太子的眉头也皱了起来。在他的心里,凤耀绝对不会是这么容易认输的人。</p>

  其实多年前在金源寺那一次,便是允琛有意试探凤耀,看看她对三皇子的反应,便可知她的心思。而当时凤耀的心思还远不如现在沉稳、周详,就轻而易举的让三皇子允澈败在了她的手上。</p>

  如今自己以为才刚刚开始的争斗,稍稍有了小胜之感,凤耀就已经甘心放弃了吗?难道说,这些年来的磨砺真的已经让她心灰意冷。既然如此……</p>

  太子允琛迈步来到百官之前,向皇上俯身觐见道:“以儿臣之见,长公主凤耀确是心系百姓于水火的。而这次灾情紧急,牵连又广,若是选人不当只怕有刁民横行,落草为寇,反而对朝廷是一份负担。长公主身为女子,自然比男子更具亲和与温婉,对灾民更有安抚的作用。而且女子心细,定然会想到些男子想不到的方法,若为朝廷的安抚使最为合适。”</p>

  太子的话说完,除了他身边的一些权臣附和之外,另外一些较为中立的大臣也微微点头。</p>

  就事论事来说,朝廷派一个大臣前往,总是少了几分皇上的体恤之意。而若是选的是个清官也还好些,总是能真正为百姓谋些福利;万一要是再选了一个中饱私囊的贪官出来,只怕百姓的疾苦不说,还要搜刮些民脂民膏。到时候流寇四起,朝廷、江山也就不那么稳当了。</p>

  皇上没想到太子允琛竟然这么容易就同意了。又看看凤耀,见凤耀仍然是一副低眉顺眼、听天由命的模样。一时间心中是叹息、又是安慰。于是又左右问道:“众位卿家还有何意见?”</p>

  见百官都点头应允,皇上才道:“耀儿,你奏折中切切之意,足以看出你对百姓的体恤,也算是为父皇分忧。父皇就准你的奏,命你亲往北方,安抚那里受灾的百姓。父皇自然不会让你空手而去,也不会让你捐出全部的身家嫁妆,就自国库拨出白银三十万两,充作对百姓的抚恤、安置之用。你只需自行再筹集二十万两,这五十万两白银足够北方的百姓安心度过这个冬天。到了明年春天,父皇再开皇仓放粮、放种,让百姓能够春耕、播种,这次的灾情就算是过去了。”</p>

  皇上的安排确是不错,就连凤耀听了都连连点头。她虽然奏折里说要亲去北方安抚百姓,但实际上她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情,自然还没有头绪。只想着若是真的父皇准奏,能让自己离京,到时候可以再与当地的父母官好好商议。</p>

  却没想到父皇连开仓放粮、放种都考虑在内了。看来这皇上不是白当的,许多的决策看似简单,实际上相关联的后续事情都极为重要。</p>

  凤耀立刻跪下谢恩,又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来,双手呈给了皇上。道:“这是耀儿的全部身家,已经纪录在册。如今要筹集二十万两白银,也不是变卖点东西就能拿的出来的。何况灾情紧急,越早一分筹到银子,凤耀就早一刻动身,也让百姓少受几分忍饥挨饿、流离失所之苦。所以耀儿想在此朝堂之上,麻烦各位大人看看这册子里的东西,若是有大人们还看得上眼的,就请买了去吧。也好过耀儿命府里的下人打包送到当铺去,还不一定有人敢接下来。”</p>

  陈公公已经将凤耀的册子接过来,双手呈给了皇上。皇上接过来看了看,微微点头,又交到了陈公公的手里,道:“读出来听听吧,都是好东西,若是有哪位卿家看中了,尽管拿去。”</p>

  自凤耀将那册子拿出来开始,众文武大臣就明白了她的意思。心知这是长公主让众人都捐些银子出来呢。</p>

  何况皇上还当众说了“都是好东西”,这价钱看来也不能给的低了,真是得半买半捐才行了。</p>

  陈公公将那册子里的东西一样样念出来的时候,就有大臣在心里计算着价钱,然后开口说要出多少银子留下来了。这买东西、捐银子其实暗地里也有一个规矩:就是你做多大的官儿,就买多贵的东西。</p>

  比如左丞相花三千两银子买了一对翡翠如意;那右丞相也就是三千两的价码,买的是一只玛瑙水胆雕件。兵部侍郎买一串南海珍珠串儿花了一千两,那礼部的尚书比侍郎官阶高着一级,那就得花一千五百两买下一只红珊瑚的手镯。</p>

  反正朝堂上明着、暗着的各种规矩,这些大臣们都是玩的纯熟的。而且还不能太『露』白,花的银子可不能比你三年的俸禄还高出许多去,那就有贪官的嫌疑了。</p>

  这样一番买卖,不出一个时辰,凤耀那册子上的东西就卖了大半。百官们也都差不多都掏了银子。剩下的一些东西要么是太好的,要么就是特别有深意的,无人敢买。</p>

  试想长公主出嫁时候戴着的那只七宝凤冠也在其中,可无人敢出价买下来了。又或者册子里有条一百零八颗的蓝松石朝珠,就算不是人人都见过,但总有人听过,知道这朝珠也算是一件无价之宝了。所以没人出得起银子,更不能说拿出一万、两万两就买了,占去长公主的一个大便宜。</p>

  所以最后还是皇上开口道:“行了,已经二十万两不止了,剩下的东西耀儿就收着吧。毕竟是我凤珏国的长公主,可不能真的家徒四壁了,需得留点东西壮个门面就是了。”</p>

  凤耀立刻谢过了皇上,又谢过了百官。然后又向皇上禀明:留出三日的准备时间,第四日一早便离京赶往北方赈灾。</p>

  皇上点头,众百官相贺,亦是做别,又是对凤耀好一番的夸赞。</p>

  眼看一切都算是妥当,太子允琛又上前一步,道:“儿臣也捐二十万两,算是为北方百姓略尽绵力。另有一事,儿臣想要提醒长公主:听闻此次受灾最重的城池之一便是凡城,不知长公主能不能去得?”</p>sxbiquge/read/58/58781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