丑女种田:山里汉宠妻无度 第744章 这是咱家吗

小说:丑女种田:山里汉宠妻无度 作者:巅峰小雨 更新时间:2021-03-15 09:41:06 源网站:新笔趣阁
  杨若晴家的新屋子,在杨华梅归来后的隔天就上梁了。</p>

  这些时日,正忙着装门窗,打家具,搭锅台。</p>

  老屋里的家具,杨若晴不打算要了。</p>

  新屋的家具,床铺,一概用新的。</p>

  吃早饭的时候,杨若晴听到爹娘在那里商量‘出水酒’的事。</p>

  她竖起耳朵听。</p>

  所谓的‘出水’,是指新房屋建造落成时,下雨能将雨水排到屋外的意思。</p>

  户主庆贺出水的酒宴叫‘出水酒’。</p>

  照着这一带的规矩,亲朋好友都得过来祝贺,送礼。</p>

  贺礼通常都是中堂,对联,匾额什么的。</p>

  还得送礼金。</p>

  礼金多少,因人而异,看关系亲疏。</p>

  杨华忠道:“我粗略算了下,光工匠和帮忙的小工,就有满满当当一桌。”</p>

  “两家的亲戚在一块儿,得安排两桌。”</p>

  “村里那些有交情的,怕是也得过来恭贺,还得再准备两桌。”</p>

  “这样一算,正酒就有六桌的样子。”</p>

  “帮忙的大人孩子,还得额外安排一桌,七桌!”</p>

  听完杨华忠的算计,孙氏又是高兴又是咂舌。</p>

  高兴的是,终于能住进新屋子了。</p>

  “天哪,七桌,这酒席比上回老五成亲客人还要多啊,我真怕自个操办不过来!”妇人道。</p>

  杨华忠笑着道:“盖屋子办酒席,一辈子一回的大事,嘿嘿,不瞒你说,我也有些紧张!”</p>

  这边,杨若晴微笑着放下筷子。</p>

  “赶鸭子上架呗。”</p>

  “一回生,二回熟,往后咱家要办的酒席,只要还多着呢!”她道。</p>

  夫妇两个一齐把目光放到杨若晴的身上。</p>

  这边,杨若晴接着道:“爹娘莫愁,不就七桌酒席嘛,这事儿包在我身上。”</p>

  天香楼里,就算是淡季,每天也不止七桌。</p>

  赶上旺季,一天下来,流水席都得几十桌。</p>

  家里这‘出水酒’,小菜一碟啦!</p>

  “爹,咱办‘出水酒’的日子定下了没?”杨若晴又问。</p>

  杨华忠想了下,“还没呢,得找邻村的神婆问下?”</p>

  杨若晴道:“一来二去,估计又得耽搁好几日。”</p>

  “这天一****热了,这小屋子低矮潮湿蚊虫也多。我想早些搬去新屋住。”她道。</p>

  孙氏连连点头。</p>

  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这几夜,两小子都睡不踏实。”</p>

  “开窗吧,蚊虫全进来了。不开吧,闷热得要命!”妇人道。</p>

  杨华忠听这话,于是问杨若晴:“那晴儿,你觉着啥时候办‘出水酒’妥当?”</p>

  杨若晴想了下:“择日不如撞日,后日是双日子,不如就定在后日办酒席。”</p>

  “今个爹就把这消息放出去,通知下各路亲友。”</p>

  “那我呢?我做点啥?”孙氏问。</p>

  杨若晴道:“娘则去咱族里的女眷那打声招呼,让她们明日下昼日落的时候,过来我家帮忙。”</p>

  “食材和酒水这块,今日我去镇上采办,让他们明日上昼送过来!”</p>

  在杨华忠和孙氏眼中繁杂的‘出水酒’一事,经杨若晴这么一安排,仅仅有条。</p>

  两口子顿时脑子里不浆糊了,各人该做啥,都亮堂了。</p>

  吃过了早饭,一家人分头忙活起来。</p>

  转眼功夫,就到了农历的五月二十八。</p>

  杨若晴家办‘出水酒’的日子。</p>

  早上,孙氏跟杨若晴这商量:“今个家里办酒席,亲戚们都来,热闹死了。”</p>

  “要不,就让你两个弟弟告假一日?”</p>

  杨若晴毫不犹豫就摇了头。</p>

  “念书这东西,就得********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”</p>

  “若是别的迫不得已的原因,那是得跟先生告假。可这吃吃喝喝图个热闹的事儿,咱还是莫要耽误他们。”</p>

  孙氏听这话,也觉着在理。</p>

  念书吗,就得吃苦头,是自己心软了,听闺女的没错。</p>

  耳边,大安背着书包进了灶房,刚好把娘和姐姐的对话全听到了。</p>

  少年扬起头,一脸认真的道:“娘,姐,我要去上学,风雨无阻!”</p>

  看着少年坚定清澈的眼神,杨若晴满意的点点头。</p>

  抬手轻拍了下大安的肩膀:“这才像个念书人,赶紧吃饭,吃过了跟大杰一块儿坐大舅的车去镇上!”</p>

  “好嘞!”</p>

  姐弟两个坐在一块儿吃饭。</p>

  孙氏在一边给还在睡懒觉的小安打洗脸水。</p>

  看着桌边的这一双儿女。</p>

  闺女精明能干,孝顺体贴。</p>

  儿子刻苦勤奋,有上进心。</p>

  妇人满心宽慰,这日子,越来越有盼头了!</p>

  吃过了早饭,一家人锁上门,全都去了村口的新屋。</p>

  走到村口,穿过塘坝,眼前,一座崭新而又气派的大院子矗立在大路边上。</p>

  四下,是绿油油的农田。</p>

  这一大片青瓦白墙的大院子坐落在田地间,如同画卷般美丽。</p>

  还散发出桐油气味的崭新院子门,正对着大路。</p>

  两扇院门大开着,门两侧,贴着一副红色的对联。</p>

  “娘,你咋不挪步了呢?”</p>

  走着走着,杨若晴发现孙氏竟然落在身后不动了。</p>

  她不由转身讶问。</p>

  孙氏眼睛直勾勾盯着前面的大院子,妇人素来温婉的脸上,此刻激动得有点扭曲。</p>

  听到杨若晴问,她喃喃着道:“我这不是做梦吧,这么气派的院子,当真是咱家?”</p>

  杨若晴怔了下,随即抿嘴笑了。</p>

  可怜的娘亲,在低矮的小杂物里住了小半辈子。</p>

  这会子见到这么气派的院子,竟然都望而却步了。</p>

  她转身回来,挽住孙氏的手臂。</p>

  “娘,往后那就是咱的家了,走,咱一块儿回家!”</p>

  ……</p>

  到了院门前面,杨若晴停下脚步。</p>

  仰头望着院门两侧贴着的对联。</p>

  对联是她专门去请大堂哥杨永仙题的。</p>

  身居化日光天下</p>

  家在青山绿水间。</p>

  杨若晴眯了眯眼。</p>

  当时大堂哥得知她把题对联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时,那个激动哦!</p>

  杨若晴知道他是念书人,有傲骨。</p>

  用这种法子来拉拢,是投其所好。</p>

  据说大堂哥为了题好对联,这几日一直绞尽脑汁的想。</p>

  就在昨夜,他把写好的院门对联,堂屋对联,送到了她手里。</p>

  好家伙,统共题了十幅。</p>

  她从中挑选了两副张贴。</p>

  “这是你大哥写的吧?写的咋样啊?好不好?”</p>sxbiquge/read/0/540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