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第三百七十二章 策论之争

小说: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作者:点小驸马 更新时间:2020-07-15 12:12:51 源网站:123言情
 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,脸上露出严肃之色,郑重的道:“当然有关系。

  科举为何而开,难道不是为了朝廷选拔有用之才?朝廷为何要选拔有用之才,难道不是为了国富民安?

  所谓民安,难道不是懂得百姓所需为何物?

  我等为科举之考官,若是连百姓所需何物都不明白,那么还有何用处?

  我等为朝廷之栋梁,若是连何为国富民安的道理都不懂得,那么有何脸面去见陛下和这下的百姓?”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,微微一怔,张了张嘴,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些什么。

  身为礼部之人,他自认为自己的嘴皮子功夫已经练到了一定的地步,可是看见这位张大人,方才知道什么叫做外有,人外有人。

  他想了想,刚准备要反驳,还没有开口,就听见面前的这位张大人继续道:“对于这篇策论,本官的观点恰恰与张大人相反。

  本官乃是户部员外郎,对于钱粮之事要比张大人了解的更多。

  这位考生的文笔却是十分的稚嫩,难登大雅之堂,可是内容却是于国于民,皆有大利!

  刚开始的时候,本官对于这篇策论也是很失望,以为能够写出那等诗词之人,策论虽不一绝,却也不当如此难堪。

  可是,细读之下,本官才明白,何为大巧不工,何为大智若愚。

  此考生用词十分浅显,语句也只是通顺,甚至都没有对仗工整,可是所的每一句话却都是直指要害,到了要点。

  今日之中原为何有数十年未有之大饥,刘大人可知道?”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些话,眉头紧皱,想了想,回答道:“自然是灾......”

  张姓考官点零头,道:“确实因为灾,可是更多的则是人祸!”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,眉头皱的更紧,想要些什么,张了张嘴,却不知道该些什么。

  毕竟,他只是礼部员外郎,负责的乃是京师的教化之事,对于钱粮之事,一无所知。

  之前能够回答灾,也只是道听途。

  中原连续两年大旱,庄稼全部干枯在田地里,百姓们颗粒无收,只能吃以前的存粮。

  可是,百姓们能有多少的存量,支撑一段时间还可以。

  时间一长就只能挨饿。

  按照常理,北方四州也产粮食,虽然不多,却有富余。

  南边的江南两道更是鱼米之乡,每年的产粮足够支撑京畿之地两年之久,支援一下中原之地,应当问题不大。

 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......

  刘姓考官想到这里,沉默下来,看着张姓考官,似乎想要得到他的回答。

  可是,张姓考官也只是叹了口气,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,而是道:“此子之策论,直指朝廷弊病,并且给出了许多能够使粮食增产之方法,虽然还没有经过验证,可是跟其他考生华而不实的文章相比,却是好了太多。

  因而,刘大人所言之无物,恕本官实在不能理解,若是这样一篇文章都只是言之无物,那么,这里这里多的考卷,有几篇是言之有物的?”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,想了想,还是有些不服气。

  抬眸,看着张姓考官,开口道:“科举之法,乃是祖宗之制,这篇策论做的好不好,不是你几句话就可以定论的。

  纵然其内容有几分道理,可是这样差的行文,若是取了,岂不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?”

 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,脸上露出愤怒之色,看着刘姓考官,反问道:“请问刘大人,何为不公平!?

  依本官看,若是不取这篇言之有物的策论,而取那些空有其表,华而不实的策论,才是对下百姓的不公平!

  莫不是刘大人也只会做那等华而不实的策论,因而才会由此高论?”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,脸上同样露出愤怒之色,伸出一只手,指着张姓考官,怒道:“你,你......”

  还没有开口,就听见张姓考官冷声道:“这篇策论确实不是你我可以定论的,也不是赵大人可以定论的,依我看,应当上奏给陛下,请圣裁!”

  一篇的乡试策论,竟然要请圣裁......

 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,怔在原地,只觉得面前这位张姓考官简直不可理喻。

  “我等身为臣子,这等事竟然也要劳烦陛下......”

  刘姓考官想要些什么,刚刚开口就被张姓考官打断:“我等是陛下之臣,也是百姓之父母官,理应为陛下负责,为百姓负责。

  此事牵扯到中原成千上百万的百姓,已经远远超出我等能力范围,只有陛下才可决断。

  陛下乃是圣明之君,爱民如子,对于中原灾情也是牵挂于心,你却这件事情只是事?”

  这么一顶帽子该下来,刘姓考官顿时觉得头晕目眩,忙不迭道:“本官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不是这个意思,那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本官......本官......”

  刘姓考官面露思索之色,咬了咬牙,点头道:“好,既然你一意孤行,本官也拦不下你,你既然要请圣裁,那就让陛下决定,这篇策论是取,还是不取......”

  两名副主考争吵的声音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阁楼,诸多阅卷人员只敢听着,却不敢开口。

  唯一一名主考官却是刚好方便去了,回来的时候,看见两名副考官站在一起,四目相对,仿佛对峙一般。

  他这才察觉到,气氛有些不太对。

  “两位大人,有什么事情?”

  主考官走到他们的面前,开口问道。

  两个副考官听见主考官的声音,同时转过身子,异口同声的道:“大人,您来的刚好。”

  “......”

  主考官怔了怔,心道,这两人怎么能做到这般的同步。

  这个时候,张姓考官却是将手中的考卷递给了主考官,开口道:“大人,这一篇策论,我和刘大人商议了许久,还是没有办法达成共识。

  还请大人过目。”

  那主考官听见这话,心中更加的奇怪。

  这一次乡试的两道策论题目都不算太偏太难......

  因而,考生们所作的文章大都是中规中矩。

  没有想到,这样还能出一篇能够让这两位副主考这般对待的文章......123xyq/read/1/1205/ )